首頁 » 總覽 » 永續報導 » 社會公益 » 善用國際認證評估工具 打造永續活動影響力
2023-04-13

善用國際認證評估工具 打造永續活動影響力

說  明 |
恆好玩永續行動攜手好溝通顧問、風行創娛、領導力企管、優樂地永續於2023年3月舉辦「永續傳播入門論壇」,本文為永續傳播入門論壇系列專文,摘要【體驗教育與影響力評估】主講者優樂地永續 張瑋珊永續服務總監演講,提供永續工作者參考。

聯合國自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 (SDGs)」以來,「永續」成了各大企業爭相努力的方向,近年各國陸續推動更多永續政策、法令規範,企業要想長期發展,永續議題的經營管理已成首要課題。因此,許多公司便開始苦思該辦什麼永續活動,或是誤將環保行動視為企業永續發展的唯一途徑。永續專案到底該如何著手?要兼顧哪些面才稱得上是好的永續專案?誰該為永續活動負責?又該如何評量一個永續活動的成效呢?

永續案進步空間大:全球近6成企業坦承漂綠、台灣近5成案竟與SDGs無關

根據調查,全球多達58%企業高層坦承自家公司存在「漂綠(Green Wash)」行為,而美國企業漂綠的比例更高達68%;回頭檢視台灣近年來風起雲湧的永續熱潮,企業在永續方案上同樣也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根據2023年灣暨亞洲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調查指出,2022年有777家企業出版永續報告,但近半數企業推動的永續專案仍與SDGs無關,僅有32%企業提出的永續專案有實質連結自身的產品或服務

 (圖:高達48%的企業永續案與SDGs議題無關,面對2030年全球要實現SDGs的目標,將有極大挑戰

上述調查數據提供給所有企業經營者及永續相關工作者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先做再說」的永續專案在未來是否仍行得通?優樂地永續張瑋珊永續服務總監提醒,在這麼多企業紛紛投入永續議題參與後,現在應該回歸本業價值,將經營策略融入永續企劃的思考架構中,並以創造永續影響力為最終目標。所謂的永續「影響力」不是企業或組織投入或做了什麼,而是利害關係人因此有了什麼「改變」;從倡議演變成日常行為的具體改變,才是永續企劃的終極目標。

永續性活動第一步:釐清目標與利害關係人溝通

企業想要執行永續活動,卻無從下手?張瑋珊建議,最好從檢視企業核心本業以及SDGs價值出發,先瞭解企業本身的需求,思考企業有哪些預期目標、想要創造什麼樣的核心價值,這些目標或價值是否與SDGs相關;再者,詳列企業在達成上述目標價值時會遇到的利害關係人有哪些,這些利害關係人的現況為何、有哪些需求或期望尚未被滿足,從需求缺口找到改變的機會。

近年來國際間逐步形成影響力評估的共識:一個好的永續專案除了要創造正面影響力,還要讓影響力被量化。目前國際通用來評估永續專案影響力的工具相當多元,如SROI、SRS、LBG、DV等,無論哪個方法論,釐清專案目標及利害關係人溝通都是企業進行永續企劃的前端重要步驟。

永續性活動影響力評估工具多元 不離三大要素

所有評估工具的存在目的都是為了幫助釐清專案所產生的影響力,從這樣角度來理解影響力評估的方法學,就不再只是枯燥的數據與一份報告。企業應該從企劃設計的階段開始思考,在經營策略上與哪些永續議題相關,有哪些急需被解決的核心問題、要對哪些地方關係創造改變、應該採取什麼行動來創造改變、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金錢資源的協助,如此一來影響力就能變成具體可溝通、可量化的指標,最好還能經得起國際評估工具的檢驗。


(圖:影響力評估工具的三大核心要素:投入、產出、成果)

儘管先前提到影響力評估工具多元,但總歸不外乎由這三大要素著手:投入、產出、成果。

投入:目前企業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利害關係人有哪些需求需要被滿足?發想企劃內容並思考需要投入多少金錢、時間、人力資源來解決問題。

產出:企業投入資源做了哪些事情,如:舉辦多少活動、接觸多少人等。

成果:專案活動結束後,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產生了哪些改變?例如發生哪些行為或認知上的改變,這就是影響力。

案例:家醫師改善遲緩兒困境推「親子共讀」 而今納入兒福政策

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發起的「偏鄉親子共讀」計畫起源於一群家醫師在業務過程中發現台灣疑似發展遲緩兒比例多達27%,遠高於國際平均的6%,且這個現象在偏鄉特別嚴重;仔細分析發現,疑似發展遲緩兒的家庭照顧者較著重在嬰幼兒生理需求的照護,而忽略了0至3歲是嬰幼兒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應大量接觸外界刺激,種種情況導致了發展遲緩的現象。

發現問題所在後,家醫師透過自身的專業力量向幼兒照顧者進行衛教,說明與幼兒共讀的重要性,並提供童書讓照顧者能落實親子共讀;同時也辦理講座向同業醫護人員推廣共讀理念,並與醫療單位合作擴大接觸民眾與發放童書的據點。

經歷多年耕耘後,展臂閱讀協會的「偏鄉親子共讀」計畫讓國健署、教育部看見共讀的重要性,將親子共讀放入政策之列,如今當一個新生兒誕生、領到健保卡時,社會局就會主動贈送童書,將永續行動的影響力無限擴大。張瑋珊表示,永續行動或許可能很難在短時間看出成效,但善用數據工具將成果具體量化,這正是向外界呈現跟證明永續方案影響力的作法。


(圖:由「台灣展臂閱讀協會發起的親子共讀推動計畫,透過影響力評估工具的輔助,將專案成果數字化、具體化,成功引起企業參與、政府單位重視以擴大共讀行動,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善用國際標準來規劃永續活動藍圖:ISO 20121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

提升永續企劃影響力的另一個方法,就是接軌第三方國際認證。觀察國際間有名的永續活動專案時,一定經常看到 ISO 20121 這個標準,像是有綠色傳奇之稱的2012年倫敦奧運就是經典案例之一。

ISO 20121的中文名稱是永續性活動管理系統,主要的核心精神是建構永續風險管理的架構,以及充分與活動中的全體利害關係人溝通。張瑋珊解釋,辦一場永續活動不只是企業方的獨角戲,更需要工作人員、上下游廠商、物流交通、攤商餐飲等合作夥伴等單位共同努力,因此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應納入溝通與管理的對象。

再者,舉辦大型活動往往會耗費龐大的經費與資源,也可能對社會、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因活動而產生的廢棄物,或造成噪音、空汙、塞車等環境衝擊;因此,ISO 20121 想要強調的核心精神就是從永續活動規劃初期開始,就應該把活動可能影響的所有風險範疇都納入考量,以降低ESG的風險。


(圖:透過PDCA動態循環來設計永續活動,讓永續活動效益能持續發生)

然而,永續活動對利益關係人的預期目標效益、ESG風險控管項目不能只淪為空談,可善用 PDCA(計畫Plan、執行Do、檢核Check、行動Action)的動態循環工具來管理活動,使活動具有系統化、可追蹤的量化目標,幫助組織聚焦、與利害關係人創造共識,全體利害關係人因認同而響應,更能一致性地傳遞永續的承諾。


(圖:和平島地質公園透過ISO20121認證申請獲得良好迴響,論壇現場分享成功經驗談,和平島董事總經理黃偉傑(左一)、優樂地永續永續服務總監張瑋珊(中)、及恆好玩永續行動創辦人劉曉蓉(右一)論壇現場針對影響力企劃進行交流)

永續活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善用有效溝通讓影響力無限蔓延

每個企業或利害關係人所關心、認同的永續行動可能都不相同,想要達到永續目標的方法途徑也不止一個,永遠都有更好、更新、更合適的行動。企業的永續活動想要達成有影響力的溝通,可以從五大面向來檢視:

第一:永續專案主題有效連結永續發展目標 (SDGs),且與企業本業相關。

第二:設定ESG的具體目標,必須可量化追蹤,讓參與者有共同目標、一起達成。

第三:至少運用一種國際標準或方法學來衡量成果,提高影響力的可信度,避免落入漂洗爭議。

第四:將ESG成果說成一個好故事,讓好成果為人所知、廣為流傳,也有助提升品牌價值。

第五:好故事的四大要素:發掘問題、創新的解決方案、前後對照顯示成果、說明未來效益。

張瑋珊表示,永續活動沒有標準答案,每次的專案都有進步及優化的空間,讓下一個專案設計更全面、更永續,一步步慢慢累積改變行為的力量,就是讓永續活動發光發熱的價值。

(尊重著作權,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數字焦點
0
%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