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於3月底發佈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正式規定自今 (2023) 年起,實收資本額在20億以上的上市櫃公司必須每年發表永續報告書,並建立標準化統一格式來揭露企業ESG的相關資訊;而實收資本額不到20億的上市櫃公司將於2025年起編撰永續企劃書,顯示台灣企業的永續思維已不再是加分題,而是上市櫃企業的必修課。
領導力企管總經理王聖源表示,撰寫ESG報告書是企業檢視年度永續行動的好機會,一份好的ESG報告書可作為企業彰顯永續經營價值的年度成果,也可以作為企業對外溝通、建立品牌好感度的手段之一。既然撰寫ESG報告書已成趨勢,建議企業與永續工作者們深究瞭解ESG的內涵、框架及工具,幫助企業梳理永續行動的績效,為企業的永續經營做好準備。
王聖源提醒,在撰寫 ESG 報告書時,如果覺得 GRI、SASB、TCFD 架構太複雜,可以回過頭來以 SDGs 的17項指標來思考。SDGs 是聯合國在2015年所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ement Goals),這17項指標涵括了環境、社會、經濟等面向,與 ESG 概念相符;因此企業在回應 ESG 永續報告書時,不妨可以從企業做了哪些符合 SDGs 主題的活動作為切入撰寫的角度。
例如,目前許多企業都在進行的節能減碳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正是在回應 SDG13 氣候行動指標,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全世界減少30%的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地球升溫的速度;另外,像是近期台灣企業非常熱門的「淨灘活動」,也是在回應 SDG14 保育海洋生態的目標。
(圖:SDGs目標與ESG報告書概念相符,因此企業可以從完成哪些SDGs項目著手撰寫永續報告書)
去 (2022) 年底天下永續會發佈最新《2023企業永續白皮書》揭示了台灣企業9大熱門的永續議題,如企業關心動物福利、創造友善動物環境就屬於第二項「生物多樣性城環境新主軸」的範疇;企業積極響應淨零碳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是在呼應第四項「科學基礎成淨零共識」的趨勢;企業對員工的多元 (Diversity)、平等 (Equity)、共融 (Inclusion) 的努力,就是回應報告中第九項趨勢「多元平等共融 EDI 成企業標配」,這些永續行動也都屬於 SGDs 的範疇之內。
(圖:天下永續會發佈《2023企業永續白皮書》,揭示台灣企業永續行動的9大熱門趨勢)
厚厚一份 ESG 報告書,詳載了企業一整年的心血努力,如何讓報告易讀、有亮點,也是一份報告書成功與否的關鍵。王聖源表示,ESG報告書就像企業的年度成績單,能回應 SDGs 的主題內容越多就代表企業越用功,願意為了永續經營的目標而付出努力;再加上企業獨特的撰寫風格與說故事的方法,也可能成為企業識別與亮點之一。
例如,樂高的ESG報告書封面就是兩個孩子天馬行空、開心玩樂的樣子,呼應樂高積木支持創意與創造歡笑的品牌價值;而內容則正面回應之前為人詬病的議題,說明樂高玩具已不再支持對環境有害的石油公司產品,改為使用環保甘蔗來製造積木,支持友善地球的行動。
(圖:樂高於ESG報告書內主動揭露玩具原來改採用環保甘蔗製作,正面回應外界的質疑聲浪)
此外,台灣水泥也因於礫石開採、破壞自然生態等問題飽受爭議,為傳遞企業永續經營的決心,除了設立生態館並發起生態復育的工作之外,從ESG報告書風險亦可看出端倪。台泥2021年的ESG報告書傳遞出文青、小品的風格,封面採用一個綠色的地球,宣示台泥正面回應氣候變遷議題,並提出環境關懷的承諾。
(圖:台灣水泥公司2021年的ESG報告書封面直接以綠色地球宣示對環境照護的承諾)
ESG 是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社會參與 (Social) 及公司治理 (Governmence) 的縮寫,簡單來說,ESG報告書就是在呈現公司在環保議題 (E)、社會參與或公益活動 (S)、以及在公司經營策略、經濟貢獻 (G) 上有哪些永續的發展行動,將這三面項的議題整理成一份檔案,就是ESG報告書的原型概念。
目前全球各企業在撰寫ESG報告書時,主流大多會採用 GRI、SASB、TCFD 這三項國際準則的規範。雖然金管會並未明定永續報告書須採用國際準則,但企業若想與國際接軌,這三項準則勢必不容忽視,以下將逐一進行說明。
(圖:ESG報告書的三大國際性主流架構:GRI、SASB與TCFD)
GRI 是指由全球報告倡議組織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於2016年推出的 GRI 準則,提供永續報告書一個整理編製的架構,屬於非財務資訊的揭露內容,也是世界各地永續報告書最廣為運用的全球性標準。
新版 GRI 通用準則於2021年10月發佈、2023年1月正式實行,包含三大面項「GRI 1 基礎」是使用 GRI 準則的要求和原則,「GRI 2 一般揭露」是關於報導組織的揭露項目,包括利害關係人、公司經營治理策略等,並要求將人權與盡職調查內化至組織環境中,「GRI 3 重大議題」是關於組織重大主題的揭露項目與指引,幫助組織有效鑑別與揭露種大主題的相關內容。
此外,新版 GRI 通用準則也針對不同產業發佈特定行業的揭露規範,產業包含石油和天然氣 (GRI 11)、煤 (GRI 12)、 農業、水產養殖及漁業 (GRI 13) 等,預計共有39個行業準則,方便各企業依照行業差異撰寫永續報告書。
(圖:2021年發布的新版 GRI 通用準則針對各產業發佈不同的揭露規範,預計共有39個行業準則)
SASB 是指由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 (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所提出的 SASB 準則,是為了與投資人有效溝通而制定的永續會計準則,讓企業可針對特定產業機會及風險,制定出能夠反應此產業重大財務影響的國際性指標,也是目前世界各國撰寫永續報告書中財務資訊面的通用框架。
TCFD 是指由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工作小組於2017年6月發佈的 TCFD準則,此標準是針對氣候議題而獨立產生的揭露框架,闡述企業應如何透過公司治理、策略擬定、風險控管等方式來回應氣候風險,以減緩氣候變遷的問題,報告內容主要以企業投資人作為主要的溝通對象。
王聖源補充說明,其實 TCFD 主要內容就是現在當紅的「碳」話題,目前在國際間有一個通用標準ISO14067來計算碳足跡,可以透過付費購買的方式來使用國際性的碳計算資料庫,就能輕鬆計算出產品的碳排放量;然而,目前台灣政府也正在開發免費的碳計算資料庫,以方便企業、民眾瞭解產品與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
(圖:採用國際標準ISO14067來計算碳足跡時,要從產品的資源開採、運輸、設計、製造、配送、使用到最終產品處置的碳排量都納入計算)
企業計算碳足跡、碳排放的目的就是要達到減碳、碳中和的目標,希望能在2050年時達到淨零排程的目標;然而,要做到碳中和、淨零排放卻不是這麼容易達成,因此,在國際做法上就衍生出「碳權」、「碳抵換」的做法。王聖源解釋,像是當一個組織復育了一座森林就會擁有「碳權」,當企業透過節電、提升生產效率等方式仍無法完全抵碳的時候,就可以向其他組織購買碳權,以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圖:企業透過碳足跡計算、企業內不節能減碳仍未能達到碳中和時,就可以採用購買碳權、碳抵換的方式來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永續行動、環境保護議題已成新興趨勢,現在大家對環保行為的認同度已逐漸提高,且其重要性已不容忽視;若企業能順著永續議題作出成績,對於自身的品牌經營、品牌價值一定會有所助益。因此,只要對永續報告書有興趣工作者,不妨從上述三個主要國際標準切入或尋找學習資源,快速掌握撰寫重點。
(尊重著作權,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