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優樂地永續主辦、恆好玩永續行動、環境友善種子協辦的第二屆台灣版環境會議於23日熱鬧登場,現場集結超過200名關切生物多樣性議題的人士共同探討解決之道。首份「台灣棲地方案年報」在15個產學單位催生下今日正式發佈,盼儘速推動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台灣實踐。
去年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發佈、加上近期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最新GRI 101版本,生物多樣性議題似乎應該成為企業的重要話題,但輿情顯示並非如此,根據QuickseeK快析輿情數據庫針對生物多樣性議題統計資料指出,台灣目前僅半導體產業、金融產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等三個產業討論度及聲量較高。
半導體產業以台積電的動作最為積極,網路聲量高達176則;金融業投入生物多樣性的聲量前三名包括富邦金山林復育、中信金鯨豚保育、玉山金賞鳥體驗等;電腦及周邊設備產業較熱門之主題則是淨海淨灘,聲量前三名分別為光寶科、廣達、華碩。另外電子零組件產業則因僅有台達電一家企業有較多生物多樣性行動聲量,數據樣本不足無法列入產業聲量統計揭露。
為推動企業重視生物多樣性,今日民間會議除了主辦單位優樂地永續董事長朱竹元、執行長蔡承璋外,包括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林業保育署簡任技正石芝菁、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秘書長莫冬立、自然環資董事長陳瑞賓、遠雄人壽協理張文馨、恆好玩永續行動創辦人劉曉蓉、環境友善種子執行長王書貞等共同齊聚,為落實台灣生物多樣性進行交流討論。
根據最新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官方登錄平台資料顯示,台灣企業已有18家完成資訊揭露,超越德國、瑞士等國,與美國並列世界第四,要加速生物多樣性的實踐,台灣的環境教育還需要諸多努力。
環境友善種子團隊執行長王書貞表示,教育是改變世界的力量,企業除了透過員工的淨灘種樹守護棲地的行動外,也可以擴大教育的影響力,支持員工參與多樣生態系統的戶外環境學習、公民科學家計畫、到校推廣或學生戶外教學方案、內部員工TNFD培訓等,都能提升整體環境素養與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進而在生活中成為負責任的環境公民。
民間會議的現場獲得迴響,自然環資訊董事長陳瑞賓在會中呼籲大家關心北極熊同時,也不要忘記關心台灣本土瀕危物種台灣黑熊;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也提及,達成生物多樣性自然正成長,企業應依照國際生物多樣性框架付諸行動。
為此,優樂地永續與環境友善種子雙顧問團隊攜手合作,共同研發授課「生物多樣性與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坊」,透過TNFD四大核心概念設計遊戲,透過動態體驗的方式引導學員了解生物多樣性必備知識及趨勢。
由優樂地永續、恆好玩永續行動、環境友善種子三單位共同發布2024台灣棲地方案年報數位版於今日上線,提供全台灣對生物多樣性有興趣之各界人士免費索取下載,以棲地保育、里山農作、原生守護、永續旅遊四大領域進行彙整。主要編撰者恆好玩永續行動創辦人劉曉蓉表示,「生物多樣性議題需要永續傳播、企業更需要立刻可參與方案,期盼透過年報的發行加速台灣行動實踐」。
首本棲地年報中彙集15單位共24個生物多樣性方案,提供更多元的生物多樣性選擇,更於年報中建立推動單位及企業聯繫管道,加速生物多樣性行動的實踐。優樂地永續執行長蔡承璋表示,「作為長期致力於推動企業永續發展與教育服務的主辦單位,我們期望透過行動,提高企業界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認識,協助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納入其的自我評估和發展策略中,並將這些行動轉化為真正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年報行動方案
城市裡的校園也可以是珍貴的棲地,運用生態校園的塑造、師長家長學長姐的三長溝通機制,將環境教育、生物多樣性、外來種與本土種、生命尊重等知識在校園裡萌芽,其中透過聯絡簿形式於日常中與孩子對話,讓孩子自然而然愛上生活中的大自然。
透過潮間帶的公民科學家的調查體驗,讓企業夥伴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及價值,同時建立企業員工共識。日後也可以啟動企業藉由TNFD的架構來思考企業如何更積極投入環境、社會回饋等工作。
阿里磅生態農場以「定存大自然」理念為核心,秉持自然復育和低度開發原則,保護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尤其是珍貴的台北赤蛙棲地。透過棲地管理、環境教育、在地交流和志工參與等方式,實踐對大自然的永續承諾。
・減緩全球海鳥混獲計畫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
臺灣是遠洋漁船遍布全球的漁業大國,因而受國際保育組織的關注。中華民國野鳥學會與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BP)已合作逾10年,共同關注臺灣漁業與全球海鳥混獲議題,目標是以務實的方法改善臺灣漁船的海鳥混獲問題,降低海鳥生存威脅,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筏子溪是都市內生態型河川,具備多樣性的溪流環境,是當地豐富水生、動植物主要棲息區域。荒野保護協會透過常態的淨溪,讓愛護筏子溪沒有句點。
企業文化就是護持山林的ESG永續文化!邀請企業參與植林、整理山林,並協助培育、護持,讓大家能持續不斷品味臺灣不同季節的水果以及溫暖情感文化,這是向臺灣農林傳奇的致敬,更是維持生物多樣性行動。
以認養1分有機轉型期2年的黑豆田,推動對土地友善的有機自然農法,以有機資材替代化學資材,並與學校合作計算碳足跡,減少農業的大量碳排放,創造生產者、土地、產品使用者及企業四方共贏。
花蓮農改場為了解決特色作物種原快速流失、原鄉難以兼顧生態維護及農業發展、原鄉產業規模小較難對接於市場需求,推出特色作物保種ESG專案、農田生態營造ESG專案,於計畫中投入保種技術並提供當地生態營造樹諮詢輔導。
為了解決台東傳統文化逐漸消失、生態環境維持不易,台東農改場推動原民作物保護,與多部落合作提供專業技術諮詢輔導,同時也規劃小米文化傳承計畫安排工作坊、文化節慶等傳統文化活動。
臺灣蒲草田認養計劃是一項旨在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的計畫,蒲草田具有固碳、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功能。此外,蒲草田的種植區絕不使用除草劑,因此有利於地方生態的圈復甦,透過企業認養推動民生使用與農業價值的永續連結。
由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主辦,邀約9大文化展館實踐生態保育,邀請企業夥伴共同成為城市尋蹤者,一起從參與調查到執行保育計畫,為生物多樣性盡一份心力。每個月在上述個場館進行一次調查,鎖定鳥類;植物與昆蟲為調查目標,分別由各領域老師帶領,讓參與單位了解都市生態,並成為公民科學家。
由石門水庫上游阿姆坪遠眺,沿著桃199鄉道前進,兩旁筆直的柳杉和杉木林見證著昔日林業文化的史蹟,企業的生態旅遊更是重新把這片山林的美好再次領略的機會。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成立的理念與宗旨為研究保育教育推廣,於春秋兩季,邀請企業團體一同來增補、種植蝴蝶的原生寄主植物與蜜源植物,為蝶園增添新意, 期盼數個月後,能在蝶園又有蝴蝶們出現造訪。
溪仔口是屏169公路盡頭小海灣,與牡丹鄉旭海村的阿塱壹古道同列台灣唯二沒有公路的海岸線,故有「阿塱貳」的美譽之稱,溪仔口海岸有礫灘及珊瑚礁,溪仔口生態保護區環教解說帶領民眾認識生物多樣性樣貌。
五星是指在沒有光害、空氣清淨的山上,仰望繁星點點「天上的繁星」、飛鼠亮晶晶的眼睛掛在「樹上的睛星」、滿山遍谷的螢火蟲「草上的明星」、竹林中發出神秘的綠光螢光菇「地上的綠星」、還有小溪流裡悠遊的魚「水裡的銀星」。頂笨仔五星級的生態旅遊,期盼讓更多企業夥伴再次認識驚奇的大自然。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