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Palau),離台灣最近的正式邦交國,總人口數約兩萬大約是恆春鎮人口七成、澎湖人口兩成。帛琉人的收入人均GDP達美金8,900元,大約是菲律賓及其他島國的兩倍,是太平洋島國中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這跟歷年政府持續推動觀光產業有關。
《帛琉誓詞(Palau Pledge)》只是其中一項,為將「上帝的水族箱」美譽發揮淋漓盡致,帛琉很早就開始多項措施落實永續海洋旅行。帛琉政府有許多在資源保育上的「世界第一」,
如2009年 率先成立鯊魚保護區,是全球11個鯊魚保護區中最早成立、法規也最完善的一個,保護區內全境海域禁補鯊魚、嚴禁海底拖網作業;
2015年 成立全球最大國家海洋保護區,範圍擴及8成帛琉的經濟海域,嚴禁商業捕魚和鑽油井,整個保護區的面積廣達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3個台灣那麼大;
2017年 帛琉發起了知名的《帛琉誓詞(Palau Pledge)》,是全球第一個將環境保育機制納入入境程序的國家。誓詞將蓋印在每一位旅客的護照上,旅客須簽署承諾後才能入境;誓詞具有法律效益,違反者最高可罰款100萬美金。
前帛琉總統雷蒙傑索曾有感於該項政策表示:「地球不是我們從前人手中繼承來的,而是向未來的孩子借的」配合《帛琉誓詞》推動,所有資料翻譯成中文、日語、英語、韓語版本,帛琉也製作機上影片,由帛琉孩童對著鏡頭訴說遊客行為對其家園帶來的破壞。
截至2021年7月《帛琉誓詞》在官方網站上已獲得超過52萬份來自遊客及企業的支持,且仍持續的增加當中;《帛琉誓詞》參考了帛琉的傳統法律例,並邀集當地的孩童一起來寫下想對遊客說的話而共同編寫而成,同時具備了讓下一代了解自己是在保護國家未來的教育意義。
2019年 實施禁止進口及運送商用塑膠袋法令,僅禁止一次性塑膠袋,不包括可生物分解或可作為堆肥的塑膠袋。
2020年 全球首個禁用有害珊瑚防曬的國家禁令正式生效。帛琉政府表示,任何含有禁令規定中列舉出的10項有毒物質之防曬乳,攜帶者將於機場海關處直接沒收,若計畫在帛琉進口或銷售,將處以1,000美金的罰款。
一連串的措施背後跟著永續旅遊經濟的發展思維,這也才能維持地區經濟的重要措施。隨著保護區成立及海巡人力維持,每位入境帛琉的遊客需酌收100美金的「原始天堂税」,作為政府維護海洋保護區的費用。出海、到水母湖潛水也要繳約100美金的環境費用,連總統出海都不例外,除增加財政收入外,也期待以價制量,平衡過熱的旅遊人潮。
帛琉知名的潛點鯊魚城也是2009年鯊魚保護區政策下的成果,依據環境資訊中心系列報導顯示,每年專程前來和鯊魚共遊的遊客約8,600人,換算光團費年收入約1800萬美金,佔帛琉GDP的8%。另外政府收取的州稅及出海稅,每年約150萬美金。再加上出海購買的食物、紀念品等商品,也讓社區業者獲得120萬美金的收入。
這種以永續觀光主導的「鯊魚經濟」成效驚人!以100隻鯊魚為單位,每一隻鯊魚帶來的觀光收入約200萬美金,但若以捕撈業來說,100隻鯊魚的魚翅、牙齒等產品,最大價值只有10,800美金,兩者相差了185倍,帛琉證明了永續經濟可以賺得更多、更長遠。
根據帛琉旅遊局的統計,2018年開始整體遊客數下降,不過來自美加、歐洲和南韓的遊客都持續成長,政府的收入也逐漸上升。
前總統雷蒙傑索表示:「我覺得台灣遊客的價值觀跟帛琉人一樣,我們歡迎這種對環境有自覺,願意消費更多,幫我們維護生態的遊客。重質不重量的高消費旅遊,才能增加一般民眾的收入。」
參考資料:環境資訊中心、坎城創意節官網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